春日暖陽,美景無處不在。青城公園內,三五成群的好友沐浴陽光、散步聊天;小黑河景觀帶上,騎行愛好者們正沿著河岸騎行,欣賞著碧波蕩漾、野鴨暢游的宜人景色……
抬頭看到“天空藍”,俯首可見“碧水清”,放眼滿是“生態綠”,如今,綠色已成為呼和浩特高質量發展的底色,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首府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標配。近年來,呼和浩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堅定的信心決心和一個個亮眼成績,將生態環境保護答卷寫在碧水藍天間。
污染防治,讓“綠色答卷”有為有招
“藍天碧水,風清氣爽,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這是廣大群眾及游客對呼和浩特生態環境的贊美……藍天白云成常態、綠水青山近在咫尺,這是呼和浩特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交出的一份讓群眾滿意的“綠色答卷”。
藍天、碧水、凈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硬指標。2024年,呼和浩特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本底。
——積極推進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修訂完成《呼和浩特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成功入選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完成主城區31臺燃煤供熱鍋爐清潔化替代,完成燃煤散燒治理4.94萬戶。主城區熱電聯產供熱面積達到1.57億平方米?!皽嘏こ獭眻A滿收官,新增供熱能力3800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一次管網209公里,城市供熱“О”型環網全面成型。全年優良天數合計312天,同比增加20天,優良天數比率85.2%。大氣六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同比實現“四降一平一升”?!洞髿庵袊?024: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發布空氣質量管理能力,呼和浩特綜合得分位列第一。
——大力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成功入選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建設完成呼和浩特至托清工業園區再生水長輸管線工程、辛辛板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凈化工程,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5.99%。辛辛板污水處理廠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全市5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全市16座“千噸萬人”以上規?;畯S全部移交國有供水企業專業化管理,城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嚴格保護土壤環境安全,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成功獲批煤基固廢協同生態修復治理試點,啟動實施粉煤灰填埋侵蝕溝、歷史遺留砂坑和土地復墾項目13個。完成2座已有建筑垃圾場處置能力提升和3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6座裝修垃圾分揀中心建設任務。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80個城市評估中排名第10位。實施農作物病蟲鼠害綠色防控340萬畝,統防統控面積321萬畝,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分別同比下降2.48%和1.72%。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50萬畝,全生物降解地膜1.8萬畝。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市建設用地、農用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穩定保持在100%。
生態保護修復,讓生態系統更加穩定
春回大地,候鳥歸。近日,和林格爾縣寶貝河文化生態公園迎來了大批遷徙候鳥。成群的赤麻鴨在水中覓食、撒歡,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熱鬧景象。
候鳥的歸來,不僅豐富了內蒙古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更是呼和浩特生態環境改善的生動見證。2024年,呼和浩特持續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提前6年完成“三北”工程六期建設任務;提前2年超額完成57萬畝防沙治沙任務。建成林草濕碳儲量基礎數據庫,全市林草濕碳資源儲量7100.4萬噸。建成草種繁育基地8789畝。先后創建森林城市1個、森林鄉鎮4個、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35個。完成6處市級重要濕地、60處濕地保護小區和6處小微濕地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森林面積406.87萬畝,森林覆蓋率為15.78%;草地面積831.89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為46.15%;濕地面積57萬畝,濕地保護率達到35.2%。
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刺萼龍葵防除試驗區、外來入侵病蟲番茄潛葉蛾常態化監測區和哈素海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監測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進一步提升。完成28座尾礦庫閉庫銷號和1544公頃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56個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圖斑詳細調查項目納入中央污染防治項目儲備庫。
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265個,清淤疏浚44.73公里,糾治18處38.56畝黃河灘區違規種植問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居全區沿黃盟市首位;完成90條河湖健康評價;拆除自建灌溉堤壩,打通斷流堵點,日均來水量達5萬噸,實現大黑河全域貫通。
狠抓執法監測,讓監管有質有效
生態環境是一根線,一頭連著老百姓的福祉,一頭連著社會和諧文明,一旦生態被破壞,造成的危害和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
做好生態環境安全執法,全力守好環保安全底線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呼和浩特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對550家企業進行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開展了住建和生態領域環境違法專項行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防治設施排查整治等五個專項行動,依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全年對全市65家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進行排查,嚴厲打擊第三方服務機構造假環境違法行為。大力整治地下水超采問題,共封閉自備井和電井2108眼。共啟動辦結14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賠償義務人均采用多元化替代修復履行賠償責任,結案率為100%。
為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的精準化、科學化、規范化,呼和浩特積極打造覆蓋全市低空無人機巡查系統,該監管平臺可實現每周一頻次衛星影像、每天固定頻次的蜂群無人機動態影像、重點地區固定高清探頭實時影像相結合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控體系,及時發現非法采砂、非法轉運垃圾、非法轉移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不斷提高監管執法效率。
綠意,于天地間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蕩漾。如今的呼和浩特,處處描繪著樹木蔥蘢,鳥鳴婉轉,青山碧水藍天入畫卷的美景。
來源于:呼和浩特日報